恒湖水、陆、空交通便利,距昌北高速公路20公里,距昌北机场16公里,一条11千伏安的高压专线、一条二级公路由南昌市经乐化、象山直通恒湖。[1][2] 基本介绍
江西省南昌市有恒湖垦殖场创建于1961年9月,地处南昌市北郊赣江下游,鄱阳湖畔,地理为东经116°04′-116°10′,北纬28°50′-29°03′,距省南昌市50公里,全场总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1万余人。恒湖场为鄱阳湖冲积平原,土 地肥沃,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3℃,年活动积温5760.5℃,年均降雨量为1609.8毫米,无霜期279天,生态环境良好。 恒湖早期隶属福州军区农建师,恒湖农场即十团,团部位于瓜洲(即今总场),下辖5个营(即现在的分场)、25个连(即现在的大队),以及机务连(已撤销)、林牧连、基建连(今恒湖基建公司)等,实行军队化管理。每个营设有小学、医院,每个连有医务室;连一级干部有连长和指导员。
恒湖是鄱阳湖围湖造田产生的,最早一批建设者当中有大批劳改犯,参与筑堤坝劳动,时值三年困难时期,加之筑坝必须在冬季鄱阳湖枯水期,气候寒冷、粮食匮乏,冻死、饿死者众。皆以床板简易钉制棺木就地埋葬,以至后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堤附近一带磷火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