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官文

清朝中后期官员
官文(满语:ᡤᡠᠸᠠᠨᠸᡝᠨ,穆麟德转写:guwanwen,[2]1798年-1871年),即王佳·官文,[3]又名[jùn],字秀峰,又字[kuí]伯,王佳氏,清朝中后期官员。[4]满洲正白旗人,曾任头等侍卫咸丰四年(1854年)任荆州将军,次年任湖广总督同治三年(1864年),封一等果威伯,官至直隶总督,谥文恭,著有《敦教堂诗钞》《荡平发逆附记》。[1]
道光元年(1821年),官文充任蓝[líng]侍卫;道光十八年(1838年),补二等侍卫班领,旋迁头等侍卫;[3]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出任广州汉军副都统,调荆州右翼副都统,太平军兴后,受命专统荆州防兵,与汉阳的太平军对敌。咸丰四年(1854年),官文被授荆州将军,与湘军配合镇压太平军;[5]次年,授钦差大臣,补湖广总督咸丰八年(1858年),兼署湖北巡抚,加太子少保,[zhuó]协办大学士;咸丰十年(1860年),官文晋大学士,翌年,授文渊阁大学士,晋太子太保同治元年(1862年),官文升文华殿大学士;同治三年(1864年),封一等伯;次年,加封一等果威伯,[3]世袭罔替,升入正白旗满洲,赐双眼花翎;[5]同治六年(1867年),任正白旗蒙古都统,兼属镶白旗蒙古都统,正蓝旗满洲都统,充稽查坛庙大臣,玉牒馆总裁、翻译乡试阅卷大臣、武乡试监射大臣;同年,调直隶总督,兼署长芦盐政;同治八年(1869年),官文调三库大臣,转内大臣;同治九年(1870年),授崇文门正监督,同年,充阅兵大臣;同治十年(1871年),卒于任,赠太保,谥文恭。[3]
官文葬于三河市夏庄村西鲍邱河畔,陵墓毁于文革初期(1968年)。清末著名学者和教育家吴汝纶的《桐城吴先生全书》中言道“官文恭在曾(国藩)、胡(林翼)诸公间周旋……卒与胡公俱享祀典显名,血食至今不绝也。”官文是满清在江南地区重要的旗人,其周旋于曾国藩胡林翼等汉族重臣之间,对清廷剿灭太平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官文死后与胡林翼合祭于一个祠堂,同享祀典,恤奠、祭祀至今未停止。[6]

人物生平

官文,出身军人世家,最初是殿前蓝翎侍卫,后任荆州将军,杨[pèi]被撤职,调湖广总督,任内领导八旗绿营,与曾国藩湘军共同平定太平天国。官文不谙政事,诸事决于家奴,时人称湖广总督府有“三大”,即妾大、门丁大、庖人大。初期颇掣肘排挤曾国藩,并参与樊[xiè]京控案的处理、波及左宗棠曾国藩批评他“才具平庸”,但胡林翼对他仍极力笼络,野史称其收官文之小妾为义妹。清军攻克江宁后,官文受封一等伯爵,号果威,世袭罔替,升入正白旗满洲,赐双眼花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