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刀螂

螳科大刀螳属的肉食性昆虫
中华大刀螳(学名Tenodera sinensis),[1]别名中华螳螂、华大刀螳,[3][4]螳科大刀螳属的一种肉食性昆虫。[1]其曾被描述为枯叶大刀螳(又名“台湾大刀螂”)的一个亚种,即Tenodera aridifolia sinensis ,但学术界已修正此观点明确二者为独立物种。[2][11]其主要在朝鲜日本美国、中国地区分布,[1]通常生活在潮湿的栖息地如草地,草甸等地。[9]其活动范围小,捕食量大,[12]交配内具有特殊的雌食雄现象,[13][14]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蜕皮、[13]拟色等行为发生。[7]
中华大刀螳为渐变态昆虫,经历卵、若虫,最终发育为成虫。雌雄成虫在8月份发生交配行为开始繁殖,次年5月中旬开始孵化。[7]25~26℃下,其卵孵化需要30天左右。[14][15][16]整个发育过程无明显滞育期。[15]钻出卵的若虫体型小,需要经历一次蜕皮才能完全变成成虫。[13]成虫中华大刀螳额盾片横行,背缘钝角状,复眼突出,触角丝状。体分节,体节向后延伸形成“倒梯形”下生殖板用于交配[8][7]
中华大刀螳广泛分布在全球温带地区,[7]其卵期和成虫期有多种天敌易被捕食,也会被皮蠹等生物寄生[8]中华大刀螳食虫范围广,可以捕食棉田害虫蚜虫,田间赤松毛虫幼虫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14]其卵和卵鞘还可作为营养保健食品。[7][13]在中医领域,包括中华大刀螳在内的螳螂目昆虫所产卵鞘被认为是一味常用中药,称为“桑[piāo]蛸”,中国古代典籍《神农本草经》中即有所记载。[5][10]

命名与分类

中华大刀螳原产于亚洲,特别是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地区。[9]1871年,瑞士语言学家弗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将其归为大刀螳属,并将其命名为Tenodera sinensis[6]1896年,该物种被成功引入进北美地区,但其分类有所争议,最开始Tenodera sinensis曾经被描述为Tenodera aridifolia的一个亚种,现在Tenodera sinensis已被确立为一个独立的物种。[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