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三宫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的总称
后三宫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及其相关区域的总称,包括南起乾清门前的广场,北至坤宁门,以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为主的位于中轴线上的大宫殿院落。这里座落着紫禁城的主人——皇帝和皇后的正寝宫殿。后三宫位于前三殿后中轴线上,是内廷中心建筑。以门庑相围,平面呈矩形,南北长约220m,东西宽约120m,占地面积26000㎡,房屋420余间[1]

总体情况

前为内廷宫门乾清门,乾清门为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门内高2m的台基上南北依次排列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庑正中为通往御花园的坤宁门。乾清门内东侧折而转北至坤宁门东为东庑,有门5座,南北依次为日精门、龙光门、景和门、永祥门、基化门;乾清门内西侧折而转北至坤宁门西为西庑,亦有门5座,依次为月华门、凤彩门、隆福门、增瑞门、端则门。乾清宫东西院内各有一小殿,东曰昭仁,西曰弘德;坤宁宫东西院内亦有东暖殿、西暖殿。各有小院。东西庑为内廷办事机构值房及御用物品库房等。乾清门广场是紫禁城前朝与后寝的分界,南面接三台,皇帝在大朝之日从乾清门可登上保和殿后,北面座落着紫禁城中第二大宫门——乾清门。东面景运门与西面的隆宗门是进入内廷的重要门禁,门内广场两侧设有军机处、蒙古王公值房、九卿房以及侍卫值房等。清代皇帝的御门听政在广场中央的乾清门外举行。
后三宫
这一大型院落东西各设大小五座门,通往东西六宫等处,十分规整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