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

东晋至南朝皇宫与台省
台城,是东晋南朝时期的台省(中央政府)和皇宫所在地,位于国都建康(今南京)城内,晋咸和年间开始扩建。“台”指当时以尚书台为主体的中央政府,因尚书台位于宫城之内,因此宫城又被称作“台城”。
建康城是公元4-6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台城原为孙吴苑城故址,晋太元三年(378年),谢安主持改建台城,自东晋南陈,均为国家政治中心所在,宫殿壮丽巍峨,殿阁崇伟,台城内由多重城垣构成,包括百官议政的尚书朝堂区、皇帝朝宴的太极殿区以及后宫内殿区、宫后园[yòu]区等。
近年来台城遗址相继发现,核心地区位于今大行宫周围及其以北南京总统府东西一线。如今南京图书馆保护着台城中轴线截砖路和拐角砖包城墙,六朝博物馆内保护着台城原址夯土城墙、包砖墙,护城壕等遗址等。

历史沿革

台城原址是三国时孙吴都城建业城内的苑城。司马睿南渡建康(即建业),建立东晋晋成帝时,建康宫室在苏峻之乱中被毁。战乱平息之后的咸和五年(330年)九月,晋成帝命令尚书右仆射王彬在苑城旧址上营建新的宫城,次年十一月新宫建成,命名为建康宫、又名显阳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