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培养基是一种在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或凝胶物质制成的培养基,用于支持微生物的生长和定植。[1] 制作固体培养基时需要在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或用麸[fū]皮等固体原料配制。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又称琼胶、洋菜),由石花菜等海藻中提取加工制成。琼脂通常以条状、片状或粉末状的形式存在,主要成分为多聚半乳糖的硫酸酯,绝大多数微生物不能将其分解,需在培养基中加热溶解后冷却形成凝固状态,在培养基中仅起支撑作用。其熔点约98℃,凝固点42℃,在一般培养温度下形成凝胶状态。[2] 固体培养基的优点包括:支持细胞在表面生长并形成单个克隆,便于观察和记录细胞生长情况;可以限制细胞的扩散,有利于控制细胞的生长状态;提供更多关于细胞形态、增殖情况等方面的观察机会,可以较准确地反映细菌的超微结构。[3] 分类
固体培养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天然的固体状物质制成的,如用马铃薯块、麸皮、米糠、豆饼粉、花生饼粉制成的培养基,酒精厂、酿造厂等常用这种培养基;另一类是在液体中添加凝固剂而制成的,如实验室中常用的琼脂固体斜面和固体平板培养基。这种培养基广泛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保藏、计数及菌落特征的观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