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雷氏菌属

肠杆菌目肠杆菌科下的属
1
2
沙雷氏菌属(Serratia Bizio)是肠杆菌目肠杆菌科下的属,于1823年被发现。该属包括19个已被证实的物种,其中模式种为粘质沙雷氏菌。这些细菌通常为1-5μm长,不产生孢子,分布在水、土壤、植物和动物中。该属的一些物种能够产生红色色素,且通过其产生的三种酶(DNase、脂肪酶和明胶酶)与其他肠杆菌目的细菌区分开来。沙雷氏菌属被认为是无害的环境细菌,直到发现该属最常见的物种——粘质沙雷氏菌是许多动物,包括人类的机会性病原体。在人类中,粘质沙雷氏菌主要与医院获得性感染有关,但也可能引起尿路感染肺炎和心内膜炎。除了粘质沙雷氏菌外,沙雷氏菌属的一些罕见菌株,如S. plymuthicaS. liquefaciensS. rubidaeaS. odoriferae也被证实能引起感染,如骨髓炎和心内膜炎。[1]

菌种描述

沙雷氏菌属为肠杆菌科的1属。能产生非水溶性黄、紫和红色素的革兰氏染色阴性小杆菌。一般存在于土壤、水、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的肠道和呼吸道中。沙雷氏菌属菌体直杆状,直径0.5~0.8μm,长0.9~2.0μm,端圆。符合肠杆菌科的一般描述。[2]

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