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敏仲

毛敏仲
毛敏仲,中国南宋琴家,名逊,三[](浙江县)人。自幼好琴,研习“江西谱”,转而弹奏郭楚望(即郭沔)的传谱。曾与徐天民同在司农卿杨缵门下,研讨琴理,整理增删琴曲,收录了曲操468首,取名《紫霞洞琴谱》 (已佚)。大都是郭楚望通过张岩韩侂胄所藏古谱加以整理而成。1276年元兵破临安不久,毛敏仲去大都(北京)求功名,作歌颂元代统治者的《观光操》 ,未被召见,客死于馆舍。以《樵歌》为其代表作。

生平简介

毛敏仲,名逊,生卒年不详,主要生活在南宋末期到元初时期。自幼 好琴,研习“江西谱”,转而弹奏郭楚望(即郭沔)的传谱。年少时投宋宁宗恭仁皇后的侄孙杨缵的门下研习琴谱,后曾参与《紫霞洞谱》的编撰。与集琴师、诗人、词人于一身的汪元量交谊深厚,他的文学作品有“诗史”之誉。两人同为音乐演奏艺术家,供职于南宋宫廷,后随三宫入大都(今北京),情感笃厚。汪元量《同毛敏仲出湖上由万松岭过浙江亭》诗云:“钱塘门外看新晴,舞蝶游蜂没一星。风挟断云横北(山献),烟随飞雨渡南屏。苏堤柳树照波绿,吴苑麦苗连地青。邂逅寻诗过岭去,鼓鞞声震浙江亭。”
毛敏仲作品《平沙落雁》配图
1241-1258年,毛敏仲在皇戚杨缵门下做清客,在此期间,作《樵歌》、《渔歌》、 《山居吟》等作品;毛敏仲初学江西谱,后师从刘志方,远承郭楚望浙派琴风,在当时很有名望。毛敏仲与徐天民一样,也是杨瓒的门客。元兵破临安后,他曾一度隐居于山林,后去元大都北京)求功名,未果,晚年和琴师叶兰坡、徐秋山游于京师,被推荐[dài]元世租。为此,他把旧作《禹会涂山》,更名为《上国观光》 ,准备献给世祖。在应召期间,客死于馆舍(王逢:《听叶琴师观光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