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源自1864年创办的登州文会馆。1883年,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医师聂会东夫妇在登州开展新医药工作及医学教育,齐鲁大学医科办学由此开端。经过发展,1903年美英教会将济南、青州和邹平的医校合并成立山东共合医道学堂,成为山东省第一所正规现代西医高等学校。20世纪30年代,齐鲁大学达到全盛,被称“华北第一学府”,和燕京大学并称“南齐北燕”。1952年,中国院系调整,齐鲁大学被撤销建制,但其医学院被原址保留,与由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和山东省立医学院合并成立的山东医学院合并,成立新的山东医学院。20世纪70年代初期,山东医学院到泰安地区新泰县楼德镇办学,并于1974年建立了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1979年楼德分院迁址泰安改名为山东医学院泰安分院,1981年更名为泰山医学院。1985年5月,原卫生部决定山东医学院更名为山东医科大学。2000年7月,山东医科大学并入新组建的山东大学,[3]称山东大学西校区。2009年5月4日改称趵突泉校区 ,但非正式场合中仍会被称为山大西校。[4] 学院设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与康复学院、药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医学融合与实践中心等学院,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等多家非隶属附属医院,承担教学、科研及服务社会的职能。在学科建设上,学院以“健康中国”战略为指导,形成了具有齐鲁医学特色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体系,多个学科领域在全球研究机构中名列前茅。现有本科生4352人,研究生5743人,临床医学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国家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在90%以上,2017年列全国第一位。此外,该学院内设有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实验室,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科研成果,获得了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5] 2013年,包括趵突泉校区的原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1905-1924年)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