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保理公司,是指依法设立的专门从事商业保理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1]是一种专门为企业提供融资和风险管理服务的金融机构,其主要业务是通过买断、融资企业的应收账款,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2] 商业保理公司的商业保理业务是指应收账款债权人将现有的或者将有的应收账款转让给商业保理公司,商业保理公司提供资金融通、应收账款管理或者催收、应收账款债务人付款担保、资信调查与评估以及与商业保理相关的咨询服务等业务。[1]
商业保理公司的运作步骤:企业与商业保理公司签订保理合同,约定各种具体细节和费用。企业将其应收账款信息提供给商业保理公司,并由商业保理公司进行评估和审核,确定可融资的账款额度。一旦融资额度确定,商业保理公司可以根据需要向企业提供资金,同时承担应收账款的管理与催收工作。[2] 内容
现代保理行业由19世纪美国近代商务代理活动发展演变形成。我国最早的国际保理业务产生于1987年。在华语地区国际保理曾有多个译名。直到1991年,我国原对外经济贸易部(现商务部)组织外贸部门和银行部门的专业人士赴欧洲考察国际保理业务,最后确定中国内地使用“保理”这一名称,并一直沿用至今。目前保理业中,银行保理从业务规模上占绝对优势,但银行保理更侧重于融资,在办理业务时仍然要严格考察卖家的资信情况,并需要有足够的抵押支持,还要占用其在银行的授信额度,所以银行保理更适用于有足够抵押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大型企业,中小商贸企业通常达不到银行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