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墓,位于陕西省兴平市南位镇道常村西北方向,地处茂陵东侧约1千米处,其西侧与卫青墓相邻,墓为一仿祁连山形状的土冢,俗称“石岭子”。霍去病墓是汉武帝刘彻的重要陪葬墓,墓前列立着大型圆雕石刻。[1][5] 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因病逝世后,汉武帝下令陪葬茂陵。[6]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为霍去病墓题字立碑。[5]20世纪起,各国汉学家开启了对“霍去病墓”现代意义上的调查研究。[5]中国考古学家分别于1962年和2003年对茂陵及其附属遗迹进行大规模调查勘探,并发表正式的简报。[7] 霍去病墓,南北长101.5米,南宽56.7米,北宽58.4米,高18.38米,占地面积5841.33平方米,封土体积62961.24立方米。[2]霍去病墓石雕根据原石自然形态,运用圆雕、浮雕、线刻等手法雕刻而成,浑厚深沉,粗放豪迈,简练传神,对以后中国历代陵墓石刻有深远影响,一直为汉以后历代陵墓石刻艺术所继承。[8][9]
1961年3月4日,霍去病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