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河

豫东皖北河流
包河是浍河的一个支流,全长175公里,流经河南省商丘市安徽省亳州市等地。它发源于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西北部的张祠堂村,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商丘市、虞城县亳州市谯城区永城市,最后注入浍河。[1]包河在河南省境内长122公里,在安徽省境内长53公里。据传说,包河得名于宋朝开封府尹包拯,他为了方便运粮而挖掘了这条河。包河流域面积为1090平方公里,其中河南省境内流域面积为700平方公里。在过去,包河上游的商丘市段曾经受到严重污染,甚至引入了130万立方米的黄河水来冲洗。[2]

河名来历

相传宋朝开封府尹包拯去卢州救济灾民,为运粮方便而挖了这条河,后人为纪念他,称为包河。[3]

流域面积

包河发源于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西北部张祠堂村附近的黄河故道南侧,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商丘市梁园区、睢阳区虞城县,自虞城县戴庄西进入亳州市谯城区境内,经张店至大夏楼东,复入商丘市永城县境内,流经裴桥、马桥,至丹城西北的喇叭沟口,复入安徽涡阳县境;经石弓至郑沟沿,进入淮北市濉溪县境,折东北流,于临涣镇注入浍河。全长175公里,河南省商丘市境内长122公里。[]州市谯城区境内河道长约30公里,涡阳[suī]溪县境内长31公里。包河流域面积原为1404平方公里,经治理后,调整为1090平方公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