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灵山

山东烟台栖霞牙山前的建筑群
是一组由纪念堂纪念塔以及烈士墓、碑、亭组成的建筑群。1945年春,胶东人民为安葬在抗日战争中光荣殉国的烈士忠骨,决定在灵山修建革命烈士陵园。广大建陵人员怀着对烈士的无限深情,经过两年奋斗,建成了这座规模宏大的烈士陵园,并改灵山为英灵山。每年清明节,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这里祭扫陵墓,追悼先烈。[1]

地质地貌

陵园面积七百六十亩亩,坐北朝南,松柏环绕,肃穆而幽静,有建筑物二百九十五处。陵园前有开阔的广场,拾级而上,便是端庄宏伟的烈士纪念堂。堂内陈列着胶东著名烈士的照片和画像,介绍了十几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堂的东侧为烈士遗物陈列室,里面陈列着一百二十八件珍贵的革命文物。纪念堂后有烈士名录塔,塔高八米,刻有三千三百四十二位烈士的英名录。上行八百三十五个台阶即达山巅,高耸入云的胶东抗日烈士纪念塔即矗立其上。塔高二十一米,呈六面形锥体,由麻眼大理石砌成,正面刻着“胶东抗日烈士纪念塔”九个遒劲的大字,使纪念塔显得雄伟挺拔,气势磅礴。周围刻有五千七百一十六位烈士的英名录。环绕着塔身的下部,镂刻着中国共产党胶东区党委、胶东区临时参议会、胶东区行政公署、八路军胶东军区司令部、胶东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胶东人民武装自卫委员会等机关团体,于一九四五年七月七日联合为“胶东抗日烈士纪念塔”写的碑文。英灵山的东西两侧*着广场两边,象巨人的两只手臂一样,对称地伸出两道山梁。西岭入口处有“英名千古”牌坊。这里有胶东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林江烈士墓、战斗英雄任常伦烈士墓、爆炸英雄王克山烈士墓和劳动英雄王彩春烈士墓。往上有群英亭,翘角飞檐,掩映在绿树丛中。东岭入口处有“浩气长存”牌坊。这里有二百六十六座烈士墓。往上又有一烈士塔,塔高八点五米,刻有一万一千七百九十二名烈士的英名录。往上有中共东海地委书记兼东海区司令员于克恭烈士墓和胶东行署主任王文烈士墓。再往上有胜利亭,亭呈流线型结构,美观大方,庄严肃穆。风景伟人

烈士陵园

英灵山烈士陵园位于烟台栖霞东之牙山前,是胶东人民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牺牲英烈,于1945年修建的一组由纪念堂、纪念塔、群雕、铜像及烈士墓、碑、亭等建筑群组成的大型烈士陵园。英灵山原名灵山。山色秀丽,如黛如染。1945年春,抗日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前夕,胶东人民为安葬在抗日战争中光荣殉国的烈士忠骨,决定在灵山修建革命烈士陵园。在由胶东党、政、军各级领导机关和各群众团体组成的建塔委员会的领导下,广大建陵人员怀着对烈士的无限深情,经过两年奋斗,建成了这座规模宏大的烈士陵园,并改灵山为英灵山。整个陵园依山而建,雄伟壮观,总占地面积700多亩,有各种建筑物300多处,英灵山前麓,气势恢宏的烈士纪念堂内,珍藏着130多件革命文物,有闻名齐鲁的“11.4”暴动用过的大刀、长矛、土枪土炮,天福山起义的“山东抗日救国第三军”大旗,理琪用过的手枪、钢笔,染着烈士鲜血的功劳证、日记簿等。纪念堂内以连环画等形式介绍了胶东抗日战争历程及十余位胶东著名烈士的英雄事迹。英灵山烈士陵园里安息着包括胶东党政军抗战时期领导人理淇、林江于克恭王文及战斗英雄任常伦,爆炸英雄王克山、劳动英雄王彩春等胶东著名英雄在内的3000多名烈士的英灵。英灵山松柏掩映,花草繁茂,各种纪念建筑物点缀其间,更显景色秀丽,如黛如染,英灵山烈士陵园现为国家级重点纪念建筑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