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张公洞

江苏省宜兴市的景区
宜兴张公洞(英文名:Yixing Zhanggong Cave[1]),又名庚桑洞,位于江苏省宜兴城西南约22公里的孟峰山麓,距东北的无锡市60多公里,隶属于宜兴市阳羡生态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张公洞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湖风景名胜区的阳羡风景区主要景点之一,也是古代荆溪十景之一、宜兴“三奇”之一。[2][3][8]
相传汉代张道陵曾在此修道,唐代张果老在此隐居,故称张公洞。[3]1919年,宜兴绅士储南强修整张公洞。1934年11月11日张公洞对外开放。[2][8]新中国成立后,储南强将张公洞捐献给宜兴县人民政府。县政府委派专人管理张公洞并逐步整修。[2]1994年7月,由宜兴市园林管理处筹集资金重建洞灵观,观内建有具有道教色彩的八个殿,设有36尊神像。[9][2]1995年4月,洞灵观对外开放。2006年10月,张公洞景区新增“江苏第一漂流”“地下河探险”“陶艺馆”等项目。2012年3月24日,张公洞景区举办首届张公福地“道教文化节”。[9][2]
张公洞是石灰岩溶洞,形成于一百多万年前,它是地下水沿岩石的构造裂隙流动,溶解并侵蚀岩石,在石灰岩地层中逐渐形成。[5]张公洞景区面积为0.36平方公里[a],大小洞穴达72个,各洞的温度又不相同,素有“海内奇观”之称。[2][10]

名称由来

张公洞最早见于记载大概在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22年——公元前481年),当时名庚桑洞,因庚桑楚大夫不愿接受陈君让位南来隐居在此修道,因而得名庚桑洞。后来,汉代张道陵(即除魔降妖的张道陵)和唐代的张果老八仙中倒骑毛驴的老人)相继在此洞修练,因而又名张公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