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鱼

分布于安徽明光市的食用鱼
梅鱼,是硬骨鱼纲鲤科中层鱼类。学名“鲌鱼”,又名“贡鱼”,“梅鲌鱼”,俗称“梅白鱼”、翘嘴白,当地亦称“明光梅鱼”、梅鱼。其产于明光市境内的池河中,其体形细长,侧扁,口大斜或上翘;腹面全部或后部具肉棱,脊梁两侧着淡黄色花纹;通体银白色,布满细小鲮片;梅鱼鱼尾有乳汁一样的分泌物溢出,这是梅鱼区别于同类鲌鱼或其它地方的鱼的主要特征。[1]
梅鱼产于中国明光地区的池河中,栖息淡水中上层。真正的梅鱼必须产在梅雨季节,且需是梅雨绵绵,久日不见阳光,或者大雨如注,流经明光市的池河至女山湖湖口一带的池河河道内,梅鱼便从池河下游乘波而上洄游排卵后,此时新水活流翻滚,梅鱼求偶情动劲满,处于兴奋状态,成群浮游水面。[1]
梅鱼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和钙、钠、铁等元素。由于梅鱼肉是由肌纤维较细的单个肌群组成,所以梅鱼肉中可以保持较多的水分,肉质鲜嫩而不肥腻。明朝时,梅鱼专作珍馐献给皇帝膳用,所以也称“贡鱼”,在中国上虞,后海梅鱼一直被奉为席上佳肴,外出游子归来,外地客商到上虞考察,热情的主人都会点盘梅鱼尝鲜。梅鱼肉嫩鲜美,不皿于小黄鱼,无论清蒸、红烧,或与咸芥菜清炒,都极鲜美入味。[1]

形态特点

此鱼体小,有单寸左右,色金黄,亦称“小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