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祜禄·阿灵阿

清朝一等公爵
阿灵阿(1670—1716),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遏必隆第七子,清朝大臣。初任侍卫,兼佐领。康熙二十五年,袭一等公,授散秩大臣,擢镶黄旗满洲都统,寻擢升銮仪卫掌仪内大臣。康熙四十年升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旋又兼理藩院尚书,总理火器营。四十七年,举胤禩为皇太子。康熙五十五年,去世,谥号敏恪。雍正二年,改刻“不臣不弟暴悍贪庸阿灵阿之墓”。[1][2]

人物经历

阿灵阿(约1670—1716)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遏必隆第七子,清朝大臣。初任侍卫,兼佐领康熙二十五年,袭一等公,授散秩大臣,擢镶黄旗满洲都统。阿灵阿女兄,上册为贵妃,皇十子母妃(孝昭仁皇后的妹妹温僖贵妃)。贵妃[hōng],殡朝阳门外,阿灵阿举家在殡所持丧。与兄法喀素不睦,欲致之死,乃播蜚语诬法喀。法喀以闻,上震怒,夺阿灵阿职,仍留公爵。寻授一等侍卫,累迁正蓝旗蒙古都统,擢领侍卫内大臣理藩院尚书。四十七年,与揆叙[kuí xù]、王鸿绪等密议举允禩为皇太子。上以马齐示意诸大臣,予严谴,不复穷治兴大狱。五十五年,卒。爱新觉罗·胤礼的岳父兼老师。其女钮祜禄氏是十七福晋之一。其子钮祜禄·阿尔松阿降袭二等公,擢领侍卫内大臣、刑部尚书。  
历史考证雍正二年,世宗召诸大臣谕曰:“本朝大臣中,居心奸险,结党营私,惟阿灵阿、[kuí]叙为甚。当年二阿哥之废,断自圣衷。岂因臣下蜚语遂行废立。乃阿灵阿、揆叙攘为己力,要结允[]等,造作无稽之言,转相传播,致皇考愤懑,莫可究诘[jié]。阿灵阿子阿尔松阿柔奸狡猾,甚於[yú]其父。令夺官,遣往奉天守其祖墓;并将阿灵阿墓碑改镌‘不臣不弟暴悍贪庸阿灵阿之墓’,以正其罪。四年,命诛阿尔松阿,妻子没入官。乾隆元年,以阿灵阿墓祖之祖[yíng]前,墓已迁而碑尚存,命去之。妻子释令归旗。”[3]

历史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