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色东方鲀-抖音百科
形态特征
背鳍条17-19(多数为17);臀鳍条15-17(多数为16);胸鳍条16-19;鳃耙外侧7-9,内侧9-12;脊椎骨21-24。体长为体高的2.7-4.2,为头长的2.8-3.7倍,为尾柄长的4.4-6.1倍,为尾柄高的8.3-12.3倍。头长为吻长的2.0-3.1倍,为眼径的8.5-10.5倍,为眼间距的1.5一2.2倍。随着身体的增长,体高、吻长、眼间距的比例相对增大,而头长、眼径、尾柄高的比例相对减少。体稍延长,前部钝圆,后部渐狭小。吻短,钝圆。口小,端位,横裂。上、下颔各具有2个板状门齿,中缝明显。口唇发达,下唇两端向上弯曲在上唇的外侧。眼小,侧上位。眼间隔宽而微凸。鳃孔小,裂缝状,位于胸鳍基部前方。背面自鼻孔后方至背鳍起点,腹面自鼻孔下方至肛门均被小刺;吻部侧面后部及尾部光滑。背鳍与臀鳍几乎相对。胸鳍宽短,近方形。无腹鳍。尾鳍截形。侧线显著,上侧位,至尾部向下弯至尾柄中央。侧线在 头部多具分支,腹面在胸鳍下方开始有一腹支伸达尾鳍基部。体腔大,腹腔膜白色。肠长约等于体长。鳔大,1室,贴于体腔背面。有气囊。背鳍前方的背侧面具暗褐色的横带纹4-5条,横带纹之间具白色狭条纹3-4条。胸鳍后上方具一白缘黑色大斑;背鳍基部两侧合有一大黑斑,周缘为白色。性成熟个体暗色宽带较暗淡,幼鱼的暗色宽带上散布有白色小斑。体背面灰褐色,腹部白色。臀鳍黄色。背鳍、胸鳍和尾鳍后缘均呈灰褐色。 繁殖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