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周医事制度-抖音百科
商周时期的医事制度是中国古代早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商朝时期出现了专门的医疗官员,称为“小疾臣”,这些官员不仅负责医治疾病,还参与医疗管理事务。到了周代,医官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1][2][3]。 宫廷医生分工
周代的宫廷医生被分为多个类别,包括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其中,食医负责管理帝王的饮食,确保其健康长寿;疾医则专注于治疗王室成员和普通民众的疾病;疡医则是专门处理外伤和手术的医生;兽医则负责治疗家畜的疾病。这一分类系统体现了医学的专业化趋势,也为后来的医学分科提供了借鉴。 医政机构设置
周代建立了完善的医政组织和严格的考核制度。医师作为最高级别的医疗管理者,负责统筹医疗行政工作,并通过年终考核来评定医生的表现和给予相应的俸禄。此外,周代还设立了病历记录和死亡报告制度,这对于积累医学知识和经验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