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真奇楠

豆科降香属植物
降真奇楠,又名:降真香、紫藤香、鸡骨。豆科檀属藤香,是一种多年生的木质藤本植物两粤黄檀(大叶)和藤黄檀(小叶),受伤后分泌油脂修复伤口所结的香料,其藤宋代叫吉钩藤亦名乌理藤美龙藤,黎语呼之为藤。宗关、苗族称其总管藤。
一般要五十年以上才能结香,降真香的油脂主要集中在受伤的地方,一般在藤的丫叉部位、受伤感染部分、创伤口部位都易于结集油脂,而且油脂丰富香气清烈。其藤枝中心点呈圆形胶质状,是藤的营养输送管道,长大后极容易中空,因而小料不易,大料难求。主要化学成分为:蓓半萜[tiē]、黄酮化合物(色酮[tóng]的衍生物)。降真香主要成分与白木沉香一致。

物种简介

植物特征

两粤黄檀(降真香母体①),豆科黄檀属拉丁学名:Dalbergia benthamii Prain。 形态特征:藤本,藤皮表面浅灰、青黄色、略粗糙。羽状复叶长 12-17 厘米;叶轴、叶柄均略被犬贴微柔毛;小叶 5-7 对,近革质,卵形或椭圆 形,长 3.5-6 厘米,宽 1.5-3 厘米,先端钝,微缺,基部楔形,上面无毛, 下面干时粉白色,略被伏贴微柔毛。圆锥花序腋生,长约 4 厘米,径约 2.5 厘米;总花梗极短,与花梗同被锈色茸毛;花长约 8 毫米,芳香;基生小 苞片长圆形,脱落,副萼状小苞片披针形,先端钝,宿存;花萼钟状,外 面被锈色茸毛,萼齿近相等,卵状三角形,先端钝;花冠白色,各瓣具长 柄,旗瓣椭圆形,先端微缺,外反,与瓣柄成直角,基部两侧具短耳,翼 瓣倒卵状长圆形,一侧具内弯的耳,龙骨瓣近半月形,内侧具耳,瓣柄与 花萼等长;雄蕊 9,单体;子房无毛,具长柄,有胚珠 2-3 粒,花柱锥状。 荚果薄革质,舌状长圆形,长 5-7.5 厘米,宽 1.5 厘米,有种子 1-2 粒; 种子肾形,扁平,长约 11 毫米,宽约 5 毫米。花期 2-4 月。藤枝中心点呈 圆形胶质状,是藤的营养输送管道,长大后极容易中空,因而小料不易, 大料难求。 ——《海南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