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城战役

1938年中国与日本进行的战役
1938年3月,日军经临汾西进,八路军115师两个团在井沟、午城镇袭击敌人,又于18日在井沟、张庄、佛道里地区伏击增援敌人,经过激战,歼敌一千余人,击毁汽车七十九辆。[1]

战役背景

山西抗战在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有重大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深入山西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顽强地抗击日本侵略者,就是山西抗战的核心内容以及现代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
在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率领下,八路军以山西为实行抗战的立足点和发展抗战的出发地,指挥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三大主力,独立自主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成功创建了晋察冀、晋冀豫、晋绥和晋西南四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八路军用革命的“全面战”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总力战”,实施民主政治,发展生产事业,进行武装建设,积累了劳武结合、精兵简政、减租减息、发展经济、民主建设等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创造了地雷战、联防战、围困战等丰富多样的战斗形式。八路军山西的重大战役和活动,有力支撑着整个华北地区的抗日战争,也使山西成为华北抗战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基地;同时,八路军在艰难的环境中成长,在严酷的对敌斗争中壮大,逐步从出发时的4.5万人发展到100余万人,共歼敌124万余人,成为一支为夺取抗战胜利“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成为光耀千秋的人民之师、正义之师。八路军及其领导的抗日军民在山西形成的凝聚力和推动力,对于党的建设、军队建设和政权建设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意义;八年抗战,山西人民积极参战和倾力支持,伤亡了276.18万人(当时全省人口共有1147万),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八路军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所孕育的光耀千秋的精神,都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证明了八路军斗争的正义性及其价值,从而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进程。今天,我们深入发掘、系统研究以山西抗战为主线的红色文化,突出其核心价值,弘扬其伟大精神,对于我们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我们净化政治生态、重塑山西形象,都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