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方小太郎-抖音百科
宗方小太郎(1864—1923),日本肥后人,日本海军省间谍,中国通。1884年潜赴中国,先后在北京、汉口等地以经营乐善堂药铺为掩护,搜集军事、经济情报。1890年,协助日本著名间谍荒尾精在上海设立以日清贸易研究所为掩护的特务机构,任学生监督,培养通晓中国内情的间谍人才。甲午战争期间,充任日本侵略军翻译。1896年2月,在武汉接办《汉报》,自任社长。《汉报》为日本人在武汉发行的第一家中文报纸。在1898年前后的戊戌变法运动中,宗方小太郎和维新派唐才常、毕永年等人交往甚密。他所控制的《汉报》积极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主张,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富强之道”,围绕着练兵、理财、兴学、重农、惠商、开矿等各个方面发表大量的社论。后筹办《闽报》,参与发起东亚同文会,任该会汉口支部主任。1901年任上海同文书院代理院长。1923年病死于上海。其在中国搜集的情报和调查报告等材料后汇编成《宗方小太郎文书》在日本正式出版。[1] 人物生平
宗方小太郎(1864—1923),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日本间谍,其在甲午战争中冒死潜入威海卫军港侦察,并在暴露行踪后成功脱逃,立功甚伟,为此得到过天皇的破格接见。此人自幼喜读历史,1884年中法战争时来上海学习中文,并打扮成中国人历游北方九省,加之刻苦攻读,成为日本著名的中国通。他协助另一著名间谍荒尾东方斋(荒尾精)在上海开办日清贸易研究所,培养间谍人才,学成学员多达130多名间谍,分散到中国各地,在甲午之战及此后为日本发挥重要作用。 甲午战争爆发后,宗方小太郎对其上一年草就的分析报告《中国大势之倾向》进行了全面的修改。他首先分析中国的年财政收入仅有9074万两银子外加523万石米(注:根据有关财政资料,1893和1894年两年的财政收入均在8300万两左右),以中国之大,这是很不般配的。据他实际调查,民间的实际税赋是此表面岁入额之四倍,而且此类“定额以外之收入,一钱不入国库,均为地方官吏所私有。”他认为,中国历来贿赂之风盛行,地方官肆意刮削民众膏血,逞其私欲。因此雍正帝时始设养廉银,随官位之尊卑于俸给之外另行支给,拟以此杜绝其收敛之弊。但滔滔之势,非区区制法所能禁遏。时至今日, “‘养廉’二字实已辜负雍正之深意,官吏舞弊之势日见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