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寿寺

公元870年建造于山西的景点
资寿寺,俗称苏溪寺,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0公里处的苏溪村西侧,距离灵石县城约8公里,距离静升王家大院约5.7公里[1]寺院坐北朝南,筑在北纬 36度、东经11度的半山坡上,背后青山连绵,寺前溪流潺潺,山环水绕,水秀山青,为三晋古刹群中不可多得的一处胜景。
2001年06月25日,资寿寺作为明代古建筑,载入了《中国名胜辞典》并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

历史沿革

据现存的碑文记载,寺院创建于唐代咸通11年(870),重修于宋,以祈求圣佛赐福保佑庶民长寿而得名:“资寿寺”。所谓“资”者,供给、赐予也。据说宋代寺中香火较为兴盛,每日朝钟暮鼓过堂上殿的僧徒,多达20余人。金代末年,寺院因周围林木失火而致毁。随之,众僧各奔东西,香火断绝。相传,元泰定元年,一个名叫法海的远道僧人,往绵山抱佛寺访友路过此地,目击寺院[tān]塌,很是惋惜,遂留脚有日,在邻近几十个村舍,持钵沿门讲念经佛,意在激发当地村民复建寺院的志向。如此一举,甚为奏效。不日周围的乡绅、商号、村民等,纷纷捐助银两、财物,于泰定三年(132年)动工重建寺宇。至明正德十六年(1521)又兴工进行了大规模的补茸完善,只是香火不及于前。好在后来的朝代里,虽屡有战乱,但寺院佛像的损坏程度不大。现存的建筑,均为明代重修,总占地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古刹建筑群体,均为砖木结构。
资寿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