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石

江苏省美术馆专业画家
傅小石(1932年8月-2016年8月17日),原名傅益筠,江西新余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是国画大师傅抱石的长子。江苏省美术馆专职创作人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残疾人协会理事、美国世界名人研究院特邀顾问、中国画画家。[1][2]
抗战时[a],傅小石在三圣宫四维小学读书。后在分别在重庆金刚坡小学、重庆南开附中、南京二中读书,一直到了1952年。[1]1970年,傅小石因保护父亲的四百多幅画作而被冤判入狱十年。[2]在1979年平反时,傅小石因激动而突发脑中风半身偏瘫,只能左手作画。[3]1994年,傅小石去江西新余参加傅抱石诞辰90周年画展。1995年,傅小石的巨幅仿父山水画《潇潇暮雨》代表中国政府赠给联合国亚太组织。1999年,傅小石的作品《木兰从军》在全国美展优秀奖。2000年10月,中国艺术节,傅小石的作品《秋游图》选入国际中国画大展。2011年6月中旬,傅小石应北京邀请参加建党90周年活动,在长安街发生车祸,一直昏迷不醒,大手术开刀三次。[2]2016年8月17日,傅小石因医治疗无效,于江苏南京逝世,享年85岁。[3]

人物生平

抗战时[a],傅小石在三圣宫四维小学读书,校长是画家司徒乔的妻子冯伊湄,在此期间,傅小石得到了校长冯伊湄、郭沫若、外公罗鸿宾的称赞。后在分别在重庆金刚坡小学、重庆南开附中、南京二中(初中、高中)读书,一直到了1952年。[1]1958年,傅小石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64年,社教运动开始了,傅小石被下放劳动,与陆文夫李山黄养辉等人在一起,接受再改造。[8]1970年,傅小石因保护父亲的四百多幅画作而被冤判入狱十年。[2]1973年,傅小石在劳动中摔断了左腿,狱中的医疗条件差,骨折对接后,使他的左腿短了一截。[8]在1979年平反时,傅小石因激动而突发脑中风半身偏瘫,四肢仅剩左手不残,他以坚强的毅力改用左手作画,形成了独特的左笔泼墨没骨人物画风。[3]1982年,傅小石、傅二石兄弟画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1983年5月,扬州马千里邀傅小石赴扬州办画展。1987年,傅小石赴北京举办个人画展。1990年,傅小石、傅二石赴新加坡办画展。1991年,傅小石又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这是他60周岁的纪念,也是10年左笔的回顾。[8]
1993年,傅小石去北京参加纪念毛泽东百年诞辰全国100名画家画展,其作品《蝶恋花》编印入《中南海藏画集》,并被中南海收藏。1994年,傅小石去江西新余参加傅抱石诞辰90周年画展,将作品《琵琶行》捐赠给新余博物馆。1995年,傅小石的巨幅仿父山水画《潇潇暮雨》代表中国政府赠给联合国亚太组织。1998年3月,湖南美术出版社的《中国美术全集》中的素描类“少女”和“缝补”均为傅小石画其夫人的素描作品。1998年江苏美术节,傅小石的作品《离骚》获奖。1999年,傅小石的作品《木兰从军》在全国美展优秀奖。2000年10月,中国艺术节,傅小石的作品《秋游图》选入国际中国画大展。2001年9月,在“百年中国画大展”中,傅小石的巨幅作品《木兰从军》和傅抱石的作品同时入选。2011年6月中旬,傅小石应北京邀请参加建党90周年活动,在长安街发生车祸,一直昏迷不醒,大手术开刀三次。[2]2016年8月17日,傅小石因医治疗无效,于江苏南京逝世,享年85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