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虹吸

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
倒虹吸(又称:倒虹吸管,英文名:Inverted siphon)是长距离输水工程中通过山谷、河流、洼地、道路或其他渠道的压力输水建筑物,是输水及灌溉渠系工程中的重要建筑物之一。[1][2]其按制作方法分现浇钢筋混凝土管、预制管;按埋设布置方式分露天式、埋地式、架空式;按断面形状分圆形(含内、外马蹄形)、箱形、拱形;按建筑材料分现浇钢筋混凝土、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等多种。[1]
公元前180年小亚细亚的帕加马[a]曾建筑一座倒虹吸。虹吸管在中国古代称为渴乌,公元186年在《后汉书》中已见记载。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大兴水利开始大量建造倒虹吸。[3][2]
倒虹吸在中国农田水利工程大量应用,因其工程量少、施工方便、节约劳动力及“三材”、可工厂化生产等优点。但存在水头损失大、在水头紧张灌区受限、通航渠道不能用、运用管理不及渡槽方便等缺点。[1]

相关概念

倒虹吸是长距离输水工程中通过山谷、河流、洼地、道路或其他渠道的压力输水建筑物,是输水及灌溉渠系工程中的重要建筑物之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