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薇菜

紫箕科紫箕属多年生蕈类植物
东北薇菜(Osmunda Cinnamomea L. var. asiatica),又名牛毛广[1],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种名贵的天然野生草本植物,属于紫箕科紫箕属多年生[xùn]类植物。东北薇菜的学名又称紫萁(Osmunda japonica),在我国,薇菜广泛分布于东北地区、武陵山区和湖北恩施州等地,其中东北地区是其主要产区。薇菜质地脆嫩,富含多糖黄酮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和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2][3][4]

形态特征

东北薇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40-100厘米,呈灌木状,全株覆盖白色柔毛。根茎粗壮,直径可达2厘米,表皮深褐色,接近木质化。茎有棱,多分支,被白柔毛覆盖。偶数羽状复叶的顶端卷须有2-3个分支或单一,托叶2深裂,裂片披针形,长约0.6厘米;小叶3-6对,近互生,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1.5-3厘米,宽0.7-1.7厘米,先端钝,具短尖头,基部圆形,两面被疏柔毛,叶脉7-8对,下面中脉凸出,覆有灰白色柔毛。总状花序长于叶,具花6-16朵,稀疏分布于花序轴上部;花冠有白色、粉红色、紫色或雪青色,小花长约0.6厘米,小花梗长0.15-0.2厘米;花萼钟状,长0.2-0.25厘米,萼齿狭披针形或锥形,外面被柔毛覆盖;旗瓣倒卵形,长约7毫米,先端微凹,翼瓣与旗瓣近等长,龙骨瓣最短;子房无毛,具长柄,胚珠2-3,柱头上部四周被毛。荚果长圆形或菱形,长1-2厘米,宽4-5毫米,两面急尖,表皮棕色。种子2-3,肾形,表皮红褐色,长约0.4厘米。花期在6-7月,果期在8-10月,染色体数目2n=14。[5]

生长环境

东北薇菜生于海拔500-1500米的山谷内[6],薇菜喜湿润,还分布于林下、河滩、草丛及灌丛中,对水分的要求严格,不耐干旱,喜酸性土壤,尤其喜欢疏松湿润富含腐殖质的土壤。[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