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湾口岸-抖音百科
中国首个实施“一地两检”查验模式的口岸
深圳湾口岸,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东角头,由口岸区、深圳湾大桥、连接线三大部分组成,经深圳湾跨海大桥连接香港鳌勘石,[2][3]是为了缓解中国内地与香港交往日益增多带来的陆路通关压力而设立的中国内地首个按照“一地两检”查验模式运作的陆路口岸,也是亚洲最大的客货综合性公路口岸。[3][4][a] 1997年12月,国家批准立项建设深圳湾口岸。2003年8月,深圳湾口岸开始动工。[2]2006年1月20日,深港西部通道深圳湾公路大桥主体工正式贯通。[5]同年11月,深圳湾口岸旅检大楼主体工程竣工。[6]同年12月,深圳湾大桥竣工。[7]2007年7月1日,深圳湾口岸正式开通。[8]2009年7月3日,深圳湾口岸(港澳)城市候机楼正式启用。[9]2012年5月28日,深圳湾口岸客运车辆查验楼正式启用。[10]2018年7月,深圳湾口岸启用人脸识别系统。[11]2020年12月10日,深圳湾口岸正式启用货检24小时通关通道。[12]2023年11月1日,深圳湾口岸⇄珠海/澳门人工岛口岸跨境巴士新线正式开通。[13] 深圳湾口岸占地117.9公顷(其中香港口岸区域为41.6公顷,深圳口岸区域为76.3公顷)。口岸设计通关能力为旅客6万人次/日,车辆5.87万辆次/日。口岸旅检大楼内共有旅检62条出境通道。海关、边检分别在小(客)车出入境检查通道上,各设小车通道17条、大客车通道2条。货车出境检查通道上,海关设27条,边检设22条,货车入境检查通道上,海关设26条,边检设22条;海关二道设12条。口岸查验机构有海关、边检,经营单位有银行、免税店等。[3][a]2012年10月,深圳湾口岸获“首批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口岸核心能 力考核达标口岸”称号。[14] 设立背景
深圳湾口岸是为了缓解中国内地与香港交往日益增多带来的陆路通关压力而设立的。[4]香港回归中国之后,与中国内地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日趋紧密,两地间的客货运输也急剧增长。根据入境事务处的统计资料,在1992年至1999年间,若以旅客离境前往内地和由内地入境的旅客人次计算,平均每年增长率约达10%。为了加强中国内地和香港之间,特别是深圳与香港之间的融合,香港特区政府在回归以后大力加强了跨境交通设施的建设,增设了深港西部通道香港段以及落马洲上水支线。深港西部通道(包括深圳湾大桥、深圳湾口岸和接线三部分)是国家“十五”规划的重点工程。[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