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思陵是中国南宋高宗赵构(1107~1187年)的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南17公里的皋埠镇牌口村攒宫茶场内,设有上宫、下宫和地宫。淳熙十四年十月乙亥日(1187年11月9日),赵构病死于临安行宫的德寿殿,时年八十一岁,谥号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赵构死后,棺木未下葬,直到淳熙十六年(1189年)三月丙寅日,才下葬于都城绍兴府会稽县之永思陵。墓在元朝时被杨琏真迦等盗贼掘毁。
墓主简介
高宗赵构
赵构(1107年5月21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南宋开国皇帝,在位35年。他是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曾被封为“康王”。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后,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重建宋朝,史称“南宋”。他拒绝主战派抗金主张,随后南逃至绍兴府(今浙江绍兴)定都,称绍兴天子,意图中兴。建炎三年(1129年),苗傅、刘正彦发动“苗刘兵变”,被逼退位,在绍兴皇宫的隆祐太后(宋哲宗孟皇后)为稳定局势,传旨让赵旉即位,改年号为明受(明授),宰相张浚平定叛乱后,复位。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禅位于宋孝宗,自称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卒,享年81岁,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帝王之一,葬会稽永思陵。谥曰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加谥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宪圣慈烈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