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无择

永嘉医派的创始人
陈无择,生卒年不详,[1]名言,号鹤溪道人,宋代处州青田(今浙江青田县)人,宋代儒医兼通的医家,“永嘉医派”的创始人。[2]
陈无择主张“由博返约”的方剂学思想,并提出了“三因学说”,阐明了中医病因学的基本框架。陈无择强调经典理论的重要性,注重审因论治用药,重视情志致病因素以及保护人体胃气。[2]
陈无择撰写了多部医学著作,其中《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为其代表作。[2]他在温州的医事活动,给宋代温州的医学带来了很大影响。其入门弟子王硕所著《易简方》中的许多内容,直接师承《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王硕之后,孙志宁的《增修易简方论》、卢祖常的《易简纠缪方》、施发的《续易简方论》和王暐的《续易简方脉论》,都围绕《易简方》开展学术争鸣,温州医学之盛,俨然形成一个“永嘉医派”。[3]陈无择的“三因学说”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人物经历

陈无择幼年敏悟超人,及长学医,精于方脉,治病很有应效。[4]他广泛阅读医学文献,吸取各家之长,尤其擅长将复杂理论简化。通过深入研究《内经》《金匮》等经典医籍以及前贤的医学理论,他致力于探索疾病的根源,并提出了“三因学说”。著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18卷,简称《三因方》,又称《三因极一病源论粹》(1174年),为中医病因学的专著,对后世病因病理学有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