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珠杰·格勒巴桑布

原甘丹寺第三任赤巴
克珠杰·格勒巴桑布(1385年-1438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中的著名佛学家,被尊称为“宗喀巴师徒三尊”之一。他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出生于西藏拉朵[jiàng](今西藏昂仁境内)的曲沃地方,父名根噶札西,母名乌占嘉姆。22岁时,他正式拜宗喀巴为师,成为宗喀巴的第二大弟子,从此成为宗喀巴的忠实追随者。克珠杰的佛法精深,在昂仁和博东班钦辩论,在江孜和曲吉绒青巴辩论,获胜。1432年,他被甘丹寺的全体僧众公推为甘丹寺第三任赤巴(即法台),任职长达8年之久。他到江孜乃宁寺传播佛教,建立宗喀巴灵骨塔之金顶。他辅佐宗喀巴改革教风,弘扬佛法,遵照宗喀巴遗嘱,世世以呼毕勒罕度世,振兴黄教。克珠杰著有《时轮大疏》《喜金刚大疏》等九种著作。他于明正统三年(1438年)三月二十一日圆寂,终年54岁。灵塔存于甘丹寺。公元1645年(清顺治二年),清朝政府追认克珠杰为“第一世班禅额尔德尼”。

简介

藏历第六绕迥之木牛年(1385年,明洪武十八年)诞生在后藏拉堆多雄的曲沃地方(今西藏昂仁境内)。父亲根噶
札西,母亲乌占嘉姆。童年时在萨迦寺出家,拜萨迦派的僧格坚赞为师,受了沙弥戒。16岁时去昂仁寺与珀东班禅等辩论经教,获得胜利,声誉鹊起。随后又返回萨迦寺,从吉尊热蓬娃学习密宗。18岁时,到前藏听宗喀巴讲经。宗喀巴向克珠杰讲说“三藏”,授大灌顶,克珠杰对宗喀巴的渊博知识深感钦佩。返回后藏,又在江孜的巴郭曲登寺,拜著名高僧仁达娃 ·循努洛哲为师,学习《中观论》、《因明》、《般若经》、《俱舍论》、《律经》及密宗经典,并受了比丘戒。[1]
克珠杰,童年时在萨迦寺出家,拜萨迦派的僧格坚赞为师,受了沙弥戒。16岁时去昂仁寺与珀东班禅等辩论经教,获得胜利,声誉鹊起。随后又返回萨迦寺,从吉尊热蓬娃学习密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