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鳌虾

螯虾科蝲蛄属动物
东北黑鳌虾(学名:Cambaroides dauricus),[1]又名长白山龙虾、草龙虾、水蝲蛄、蝲蛄夹、蝲蝲蛄,是蝲蛄科的一种淡水龙虾。原产于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一种常见的食用龙虾。东北黑鳌虾对水质要求极高,对农药及化学品敏感,轻微污染便可造成其死亡。目前仅在东北林区的一些没有污染的河流或小溪中有所分布。东北黑鳌虾为杂食性生物,以食细小微生物、虫类及鲜苔等颗粒为主食,也以河中的小鱼蝌蚪,软体昆虫为食。冬季也会食用越冬的林蛙。躲避时常见潜入石下,有时也钻进土洞中和树根里。偶尔浮出水面。行走靠尾部反向划水。行动和头部方向相反。东北黑鳌虾的生长通过蜕壳来实现,每蜕掉一次壳就长大一圈。由于环境的破坏,东北黑鳌虾已经很少见了,野生东北黑鳌虾已经濒临灭绝,环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2][3]

形态特征

体色:多为棕色、红棕色、灰蓝色或是橄榄绿。
体型:瘦而有型,野生黑鳌虾可长至10—15cm,人工饲养的话,体长为6—10cm。躯干部厚实且有一层坚硬的外壳,腹部及尾部扁细。
头部特征:在头部外缘有一对触须特别粗长,一般比体长长1/3;在一对长触须中间为两对短触须,长度约为体长的一半。胸部有步足5对,第1-3对步足末端呈钳状,第4-5对步足末端呈爪状。第2对步足特别发达而成为很大的螯,雄性的螯比雌性的更发达,并且雄性龙虾的前外缘有一鲜红的薄膜,十分显眼。雌性则没有此红色薄膜,因而这成为雄雌区别的重要特征。尾部有5片强大的尾扇,母虾在抱卵期和孵化期,尾扇均向内弯曲,爬行或受敌时,以保护受精卵或稚虾免受损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