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光布

唐朝时期官员
邓光布,字明远,号南津,河南光州固始人,才智谋略出众。唐僖宗朝授殿中侍御史。随王潮入闽后,初任侯官县,后为崇安镇将,继封剑州路将军。定居沙县,为入闽邓氏始祖。唐乾符元年(874年)出任崇安镇将,驻守沙县。唐朝乾符初(874年)任崇安镇将。宋、元朝廷先后赐赠"武显八闽”和“威镇闽邦”二匾,赫赫显祠。

人物生平

唐僖宗时(873--888年),由殿中侍御史,同王绪入闽;初任福州侯官县,继为崇安镇将,后为剑州路将军。
邓光布
邓光布身高八尺四寸(注明:唐代,一尺合今30.7cm ;)丰颐广额,虎背龙腰,性沉密寡言,勇略绝众,豪侠交海内知名士。先是秦兼并,建闽中郡汉武徙闽人於江淮间,遂虚其地。光布偕中原八姓随王氏入闽(八姓者:罗石、曹朋、胡运平、李是、何如、陈某、卢某、邓居一;又云十六姓,未详孰是)。时唐季不竟,草寇四发,戎毒於远迩。邓光布视沙邑,以旧址难于固守,中和四年(884年),与汀州司录参军沙县事曹朋商议,将县治从古县徙至杨篢坂(现县政府所在地),邑安而兴,民皆德之,与曹朋同被民间尊奉为“开县始祖”。后外寇犯境,将军率部御之。初,邑人感念将军功绩,设其灵牌于县衙祭祀。宋宣和五年(1123年)追封为灵卫候,为便民祭,建祠水南。宋、元朝廷先后赐赠"武显八闽”和“威镇闽邦”二匾,赫赫显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