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传芷-抖音百科
人物生平
沈传芷自幼耳濡目染,对昆曲情有独钟,尤其爱看小面、二面、白面戏。12岁在苏州文丞相小学初小毕业后,先学习挑花手工艺,继至谢衙前某丝经账房充当学徒。1922年春,入昆剧传习所,师承其父沈月泉。初习小生,取艺名传璞;后专工正旦,改名传芷。1924年5月,随传习所首次公演于上海笑舞台,曾饰演翎[líng]子生应行的《连环记·起布、问探、三战》中吕布。翌年冬起赴沪“帮演”,已悉演正旦戏。 他口劲足,咬宇清脆,嗓音较润,具戏工正旦的嫡传唱法。擅演《琵琶记·剪发、卖发、描容、别坟、廊会、书馆》中赵五娘、《白兔记·养子、出猎》中李三娘、《烂柯山·痴梦、泼水》中崔氏、《双冠诰[gào]·做鞋、夜课、荣归、浩圆》中碧莲、《满床笏·纳妾、跪门》中龚夫人、《西游记·认子》中殷氏、《风筝误·后亲》中柳夫人、《双珠记·卖子、投渊》中郭氏、《渔樵记·寄信相骂》中玉天仙等正旦戏。传芷还悉心钻研表演艺术,分别与施传镇、华传浩、马传菁合作,自行设计身段、排练并主演了师辈未授的《烂柯山·前逼》《艳云亭·放洪、杀庙、痴诉、点香》《跃鲤记·芦林》《金锁记·探监》等戏,使这些剧目重新存活于昆坛。 传芷于1927年3月离传习所赴北京、天津等地为曲友教戏。翌年4月返回苏州后,仍以曲师兼授身段为业。其戏路与乃父一脉相承,生、旦、净、末、丑各行脚色均能传授,又擅笛,颇受曲友欢迎。苏州名曲家姚显宇、姚竞存、吴仲培、吴迪刚、以及吴江、嘉兴名曲家丁趾祥、王治然等均曾从其习戏。因此,他并未参加“新乐府”,直至1933年3月才重搭仙霓社,演出于沪、苏、宁等地。1936年春,随“仙霓社”流转演出于杭、嘉、湖一带水路码头途中,携薛传钢一起离班赴青岛青光曲社授曲。翌年“七·七”事变后返回苏州。尔后,复去上海向陈从周等授曲,又参加了仙霓社在东方第一书场、仙乐大戏院等处的公演。1942年初,仙霓社报散后,传芷留沪长期担任平声、赓春等曲社曲师,为曲友们“拍曲”“踏戏”。上海名曲家朱尧文特为其记录下各行主戏身段谱40余出,留下了一份极为珍贵的昆剧表演艺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