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豚(拉丁学名:Orycteropus afer,[4]英文名:Aardvark)[1],它生活在非洲的大部分地区,因为那里的白蚁和蚂蚁都很多。[5]它主要产在非洲南部和中部。[2]2014年,土豚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并被列为无危物种(Least Concern,简称LC)。[1]
土豚属哺乳纲管齿目土豚科,[2]它的体长100~158厘米,尾长44~66厘米,体重50~70公斤,鼻吻部延长,口小,无门齿和犬齿,舌长约30厘米。[6]土豚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动物。它们长相奇特:成年土豚全身土灰色,毛发稀疏,猪鼻、驴耳、食蚁兽舌、袋鼠尾、四肢短粗,生有利爪。它们的繁殖力不强、防御力弱,除了具备超级的挖洞功能,看似没有其它优势。[3] 土豚营穴居生活,[7]昼伏夜出,[2]白天躲在洞穴中休息并躲避非洲的炎炎烈日和天敌,黄昏至清晨时分外出觅食、活动,[3]以蚂蚁和白蚁为食。[2]研究发现,土豚的食量很大,一夜可以吃掉50,000只白蚁。土豚是独居动物,只在交配季节才发现有成体在一起的情况。一雄可以配多雌。雌兽的妊娠期约7-9个月,每胎仅产1仔。刚出生的幼崽体裸无毛,仅有2公斤左右。[3] 历史起源
土豚是一类稀少的奇特动物,进化历史超级长,其族类在地球上的生存可能已经超过6000万年,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土豚遭遇天敌时,除去躲没什么别的防御本领,然而它们却也没有灭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