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人公司-抖音百科
帝人与中国结缘始于向中国出口涤纶短纤。在此之后的70年代初期又向中国的石化企业转让了聚酯[zhǐ]技术及成套设备。可以说帝人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中国后来成为聚酯大国的基础。[1][2]帝人集团向中国投资始于1994年,在江苏省南通市成立用聚酯长丝进行织布、染色的企业——南通帝人有限公司。[3]帝人作为第一个在南通进行大规模投资的外国公司至今还受到南通各界的广泛赞誉。[4] 基本简介
帝人公司创立于1918年,是日本第一家生产人造纤维的公司,目前仍处于合成纤维生产及技术的领先地位。1927年后,陆续兴建了岩国、松山、德山、名古屋、三原。爱媛、歧阜、宇都宫、相模原等工厂,生产范围扩大到醋酸纤维。尼龙纤维、聚酯纤维和精细化工产品与塑料等方面。目前又发展到医药、医用材料。聚酯胶片。薄膜和工程塑料等方面。帝人公司是个上市公司,股票在大贩、东京、名古屋、广岛、福冈、新泻、札晃、香港等地的交易所挂牌上市。发展简史帝人公司成立于1918年,原名帝国人造丝公司,以生产粘胶丝。人造棉为主。1934年创立了帝人公司,设立三原工厂,生产人造长丝;1942年合并了第二帝人,同年8月三原工厂开始生产高强度人造丝;1949年6月岩国工厂生产化学纤维纺织丝,10月设立小松工厂,11月岩国工厂开始生产高强度人造丝:1951年12月设立名古屋工厂,生产化学纤维纺织丝;1955年设立松山工厂,生产醋酸纤维长丝;1956年在岩国工厂生产聚氯乙烯纤维,1961年设立化学品开发本部。1962年公司名称改为现在的名称--帝人公司。1963年4月开设塑料研究所(现相模原研究中心);11月三原工厂开始生产尼龙;1964年9月开设纤维加、l研究所(现大贩研究中心);1968年设立德山1厂,生产聚酯短纤维,商品名Tetoron;1970年10月设立爱媛工厂,生产Tetoron聚酯氏纤维;1971年8月设立歧阜工 厂,生产Tetoron聚酯薄膜;10月取消人造丝事业;1973年7月向中国上海石化总厂涂纶厂输出1.2万吨短丝直接纺的装置。11月在岩国工厂开始生产PBT·纤维增强PET;1974年向上海石化总厂一期工程提供低速纺(UDY)设备,5月完成帝人公司大贩驻地,6月设置医疗事业部,成立生物医学研究所。1977年9月开始特殊临床检查事业--帝人生物实验公司;1978年2月设立帝人医药公司,4月瓶用PET树脂工业化,8月开始生产销售空心丝型人工肾脏。1979年成立帝人醋酸纤维;1983年4月完成安全性研究中心(GLP栋);10月吸收合并帝人医药公司。1987年7月统一松山、爱媛工厂,改为松山工厂;1988年7月新设系统事业推进室,1989年1月开设系统技术研究所,10月在岩国工厂新设新药剂工厂;1990年10月合并了帝人醋酸纤维公司、帝人维修公司,又吸收合并了制造聚酯原料的帝人油化公司,开始进行从对二甲苯到DMT-PET的生产。1991年9月在美国和卢森堡设立帝人·杜邦薄膜公司,10月设立帝人·泰国公司,1992年5月设立ICI.帝人氟[fú]化学公司,12月设立帝人·阿莫科工程塑料公司;1993年10月吸收合并帝人和帝人人造革公司以及人造革无纺布公司,11月在意大利设立TMI欧洲公司。1994年2月在中国设立南通帝人有限公司,5月取消帝人赫格里斯公司,改组为帝人公司,8月在日本和香港设立杜邦帝人高级纸公司;1995年3月设立南通帝人第二有限公司,8月印度尼西亚设立BTl公司(P.T.BRANTAMUIATEIJININDONESIA),9月设立帝人杜邦尼龙公司。组织机构及股东构成1.组织机构1996年帝人公司经过重组后,采取了董事会负责制,下设社长。2、股东构成比帝人公司是上市公司,其主要股东构成。经营状况1.经营规模帝人公司通过重组,使业务有一定 的回升,1996年的销售净额为6186.5亿日元,比上一年增长9.2%:其中海外销售1557.12亿日元,上升62.5%,占总销售额25.2%;营业利润317.13亿日元,比上一年增长93.3%:净利润84.9亿日元,比上年上升332.06%:营业利润与销售净额之比为5.1%,比上一年上升2.9%:红利每股6日元,与1995年持平;1996年股东权益上升0.7%,达3171.78亿日元,股东权益比上一年上升1.6个百分点,达36.6%:每股股东权益上升2.37日元,达325.49日元;资产总值8661.41亿日元;流动资产下降0.7%,达4496.84亿日元;固定资产下降7.5%,达4055.54亿日元;资产负债率63.4%。1996年的研究开发费为248.53亿日元,比1995年增加1.29%:是总销售额的4%。帝人公司1993~1996年分部门销售。2.业务分布帝人公司的经营范围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即纤维、化学品及塑料。医药及医疗产品、新产品及其他业务。(1)纤维纤维是帝人公司的骨干业务。建厂初期的人造丝业务己全部取消,而以涤纶为主,还有聚酰胺纤维,PVC纤维、耐热芳香族聚酰[xiān]胺纤维。高强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等的纤维业务日益发展,特别是涤纶,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经过调整,形成了从原料到最终产品的一体化生产体制。近年又开发了聚酯超细纤维,广泛应用于服装行业和汽车行业。纤维1996年的销侍额3467.99亿日元,比上一年增加8.1%,占总销售额56.1%;营业利润骤增达93.8%,为78.62亿日无,占总营业利润的25.4%。(2)化学品及塑料主要产品有聚酯塑料,广泛应用于信息、电子等尖端工业领域以及汽车、家电等工业领域。公司的化工产品拥有市场优势,在质量、材料开发和成本竞争方面均赢得良好的声誉。1996年的销售额1283.59亿日元,比上一年增加12.9%,占总销售额20.7%:营业利润达87.80亿日元,比上年增加81.25亿日元,占总营业利润的28.4%。(3)医药及医疗产品医药是以生物医学研究为主,采用自己的技术发展起来的,并与国内外有名的企业合作,在医药品、医疗品、诊断药品和临床检查四个方面开发出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创造了其他领域进入医药行业获得成功的范例。主要生产地在岩国工厂,制造人工透析器及吸附型血液净化器、住宅用氧气浓缩器等。1996年的销售额709.17亿日元,比上一年上升11.5%,占总销售额11.5%:营业利润129.73亿日元,比上一年上升12.1%,占总营业利润42.1%。(4)新产品及其他作为帝人公司第4个经营范围,开展信息系统事业,注重新产品的开发。如:磁光碟的开发,人造革的开发,以及正在研究中的相变光碟。1996年的销售额725.75亿日元,比上一年增加了5.6%,占总销售额11.7%:营业利润12.82亿日元,比上一年增加378.0%,占总营业利润的4.1%。3.生产经营数据帝人公司1995、1996年的资产负债、损益及经营指标简况。帝人公司各生产品种、工厂、设备能力。经营战略帝人公司近年来将目标集中在对其低收益的业务进行重组上,同时加速其业务的全球化,以迎接全球化大竞争的挑战。同时,公司加强研究、开拓新市场。1997年4月帝人公司宣布了中期管理计划,该计划应于2000年结束。该计划的基本政策是加强集团的管理,重组21世纪发展型业务,实现高利润取向的公司结构,以及改革20世纪的管理体制。根据这一计划,到2000年的目标是:实现较高的销售额,使其增速超过GDP增长率,重点不仅放在核心材料的海外扩能,如聚酯短纤维、长丝和工程树脂,还要加强下一代业务的开发,如保健产品。通过下一代业务的扩大,将业务量转化为增长量。经营目标是到2000年销售额达7700亿美元。在世界经济国际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帝人公司将继续加强全球化战略,并制订了6项海外战略: 1.保持领先的聚酯纤维生产商地位,增加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在世界最高水平上的竞争,目前,帝人公司的纤维产量居世界第4位,1997年将在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新建聚酯和纤维制造厂,使产量增加约10万吨/年。2.保持常规产品与特色产品之间的平衡,同时将开发所有产品的新用途。3.在纤维业务和纺织业务这两个不同的领域里建立平衡并提高业务量。为这两项业务建立坚实的基础,使其能获得的利润最佳化。帝人公司已在欧洲、中国和泰国建立了纺织基地。4.开发下一代特色纤维,将其作为下一世纪帝人公司核心合纤业务的一个方面,开发芳族聚酰胺纤维和居世界人造革产量第二位的"Cordley"牌人造革。5.促进全球的联合,发展合作伙伴,如与杜邦合作在日本建立尼龙纤维合资企业等。6.加强环境保护,1998年将安装PET回收装置,并致力于开发和应用回收工艺。资金、投资及建设1.资金实力和投资情况帝人公司1996年的资产总值为8661.41亿日元,1995年8993.95亿日元,相比减少了3.7%。帝人公司国内经营规模的资本支出为271.82亿日元。具体分布是纤维部门121.67亿日元,化学品及塑料部门60.65亿日元,医疗及医疗品部门47.89亿日元,新产品及其他部门47.97亿日元。1995、1996年投资情况见表7。2.1995、1996年在建项目情况帝人公司1996年的装置和设备的投资额为256.65亿日元,比1995年下降19.7%,1995年是319.7亿日元。投资额个降的原因,一是对国内现有的装置进行技术改造,没有化费大量的资金进行新装置的建造,二是将大部分资金投放到海外的聚酯生产装置上。1995年帝人公司在国内用于设备改造的实际投资资金为159亿日元。投资的主要内容是:①对三原工厂的磁光碟设备投资6亿日元,增设年产90万枚(原年产60万枚),合计年产150万枚。②对宇都宫的聚酯薄膜设备投资25.37亿日元,使原有的月产400吨PET薄膜提高到2200吨,目的是解决饮料罐层压制件用薄膜的需求。③对松山工厂投资7.45亿日元,完成3.7万吨对二甲苯设备的增设,使能力扩大到每年23.7万吨。④对岩国工厂投资11.96亿日元。⑤对松山工厂和德山工厂的合纤设备进行了合理化的改造和更新,1995年又继上一期投资24亿日元,再次进行松山工厂和德山工厂的合纤设备合理化改造。1996年帝人公司在国内用于设备改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