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抖音百科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始建于1899年秋,时称京师大学堂之史学堂。1900年夏,京师大学堂遭八国联军毁坏。1902年末,中国政府在恢复京师大学堂的章程中,规划设立史学目。1937年7月,北京大学史学系的建设被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所打断。部分师生随校南迁,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的相关科系合组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历史社会学系。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时,由于清华大学历史系和燕京大学历史系一部分骨干教师的汇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师资阵容进一步壮大。随着形势的发展,考古专业1983年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分出,独立成系。[5][1][6]2013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从静园二院迁入人文学苑,进入新发展时期。[5] 截至2024年11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有本科生235人,硕士生123人,博士生191人,有在职教研人员70人,其中教授39人、长聘副教授13人、副教授3人、预聘副教授1人、助理教授14人。[1][7]历史学系开设3个实体研究机构,是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2个一级学科、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8] 历史沿革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前身可溯至1899年秋京师大学堂设立的史学堂,是近代中国最早建立的史学教育科系。1900年夏京师大学堂遭八国联军毁坏。1902年末,中国政府在恢复京师大学堂的章程中,规划设立史学目,1903年改设中国史学门和万国史学门。次年夏,京师大学堂开始进行预备科和师范馆的史学教育。民国初年增设历史地理学、考古学、史学理论与方法、专门史等课程体系。1910年3月,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相当于四年制本科)的中国史学门开始招生。[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