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核心科研评价来源期刊(China Leg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CLSCI),是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于2010年起,对全国法学研究机构和个人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的期刊目录。在统计CLSCI论文数量等数据的基础上,对各法学院校的学术质量和贡献力进行分析、评价,旨在建立属于法学共同体自己的评价体系。
编制说明(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
2010年上半年,我部对全国法学研究机构和个人在15种重要核心期刊上所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并陆续公布在“中国法学创新网”上。8月份,我部将各种统计数据及其分析,汇编为《院长参考——2009年各法学院科研实力报告》,寄送给中央有关部门、全国各重要法学院校和知名法学家,引起了法学界极大的关注。但是,既然是统计,就难免有排行的意味;既然有排行之嫌,就难免有先后之别;既然有先后之分,就难免有人会不高兴。好在绝大多数的同仁都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我们决定将这种统计分析工作进行到底。于是,从2011年春节过后,我部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统计分析工作。 通过统计分析以及法学界对此项工作的评价,使我们认识到了对全国各法学研究机构和个人的核心论文的盘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激发已经成名成家的法学教授再接再厉,笔耕不辍,否则久而久之,就有可能被冲劲十足的年轻人逼近、甚至超越。第二,鼓励更多的年轻人专注于学术研究,把以科研为天职、从事科研最光荣的观念进入内心,更好更快地脱颖而出。第三,促使各法学科研机构出台激励政策,为广大法学工作者和青年学子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第四,帮助各法学科研机构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竞争对手”的科研动态,知彼知己,百战不殆[dài],共同繁荣我国法学事业。 我们目前的统计对象仅限于学术论文;统计来源仅限于15种重要期刊;统计标准仅限于论文的数量。仅限于学术论文,一是因为 目前我国学术著作的出版在出版社市场化、企业化的背景下,很难开展严格的学术评价,而且也难以统计;二是因为课题的中标立项本身不是科研成果,只有基于课题研究而发表出来的论文才是真正的成果(当然,著作也是成果的表现之一。但学术质量上乘的著作往往可以取其精华首先在重要刊物上发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