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感应是西汉董仲舒关于天人关系的理论,出自《春秋繁露》。在这一理论中,“天”不仅是自然界的主宰,也是道德规范的源头,而“人”主要指的是人间的统治者,即皇帝。此论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因此,君主应当顺应天意,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1][2][3] 随着汉初社会经济的逐步恢复和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确立,对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大一统”现实渴望与诉求日益强烈,董仲舒在吸收融合先秦诸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天人感应”思想。董仲舒首先论证了“人副天数”,即人外在的形体躯干和内在的情感道德都是通过模仿上天而获得,并且在各部分的数量上与天完全吻合,故而人应是天的副本。人与天既然是同构、同类的,那在命运上就也应该是相互联系的。由此,他提出了"天人感应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出其人性论和三纲五常的社会伦理规范,旨在为汉代封建“大一统”政治统治提供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思想理论依据。[1][4] 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确立了儒学在国家统治思想与意识形态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为汉代“大一统”提供了极富时代特性与现实意义的理论基础,并进一步将其落实于社会治理的实践中。此思想不仅为君主获得统治合法性 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是为儒生集团防止君权过度歪曲保留了一个思想工具。此外,天人感应思想还影响了汉代的政治法律制度,对后世谶纬神学、文学批评和文艺创作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5] 提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