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风暴

1968年法国爆发的群众运动
五月风暴(英文名:May 68),也称“五月运动”,是1968年5月-6月在法国爆发的一场学生罢课、工人罢工的群众运动,由于整个欧洲各国经济增长速度缓慢而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1][2][3][4][5]
1968年3月22日,巴黎楠泰尔文学院学生集会,抗议政府逮捕为反对越战向美国在巴黎的产业投掷炸弹的学生。此后,学生抗议活动迭起,至5月初发展为高潮。5月2日,南泰尔大学校方因学生抗议活动被迫将学校关闭。5月3日,学生再次集会,警察进行干预,导致流血冲突,数百人受伤,600名学生被捕。法国许多省市的学生纷纷起来支持巴黎的学生运动。他们占领大楼,筑起街垒,展开巷战。5月12日,巴黎大学的学生占领了学校,成立行动委员会。5月13日法国工会号召全国工人总罢工支持学生,千百万工人群众加入运动。首先是巴黎80万工人举行大罢工,接着罢工浪潮席卷整个法国。数百万罢工工人占领了300多个重要的工厂、矿山,扣留经理等资方人员,致使全国的铁路、空中、海上的交通中断,生产、通讯全部陷于停顿,整个法国的经济生活处于混乱状态。5月24日,整个法国近乎瘫痪,在国外访问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匆忙赶回巴黎,发表电视演说,呼吁全国恢复秩序,许诺起草改革计划,提供公民投票裁决。[6]5月30日,戴高乐发表讲演,宣布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全国选举。由此,各地风潮趋于平静。[2][7]6月14日、16日,警方分别从学生手中夺回奥德翁剧院和索邦大学。国家广播台的一批记者、制作人被解职,政府的宣传机器重新开动,戴高乐被塑造为混乱局面下唯一的救星。6月30日,议会选举结束,戴高乐主义者获得绝对多数。[2]
在五月风暴期间,1000多万法国人民被卷入这场文化革命,累计造成了1500万个工作日的丧失,直接导致几十万法郎的物质损失,一名总理和一名教育部长下台,5人死亡。[2][8]

事件背景

按照法国社会学家洛朗·若弗兰在《五月风暴真相》一书中的概括,五月风暴的爆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出生率激增,大学生人数骤长;2、大学生对大学教育和旧的教学法不满;3、两代人之间的鸿沟加深;4、对物质消费无止境进步的忧郁;5、经济发展了,但文化还是老样子,它们之间的差距是爆炸性的。1958年戴高乐上台执政,建立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他虽然德高望重,却与学生组织一直关系紧张。1959年,法国学生联合会指责当年预算中高等教育没有得到重视,戴高乐却告诫他们莫管闲事;总统技术顾问雅克·纳博纳在1963 年就曾给戴高乐写信,预言1968年将要爆发一场风暴,但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