鸮[xiāo]鹦鹉(学名:Strigops habroptila),中文别名鸮面鹦鹉,英文俗名Kakapo,[2]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不会飞行的夜行性鹦鹉,为新西兰的特有种。鸮鹦鹉体长58~64厘米,体重0.95~4千克,是最重的鹦鹉。通体淡黄绿色,面部分布着鸮形目独有的面盘羽毛排列,有独特的感受器——羽须;喙大而灰,短腿大脚;翅膀较短。鸮鹦鹉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之一,寿命45~60年。它们也是唯一一种多配制(一夫多妻制),实行求偶场交配“制度”且由雌鸟单独育雏的鹦鹉。[3][5][7][8] 鸮鹦鹉曾经广泛分布在新西兰北岛、南岛和斯图尔特群岛,如今主要分布在新西兰鳕鱼岛(Whenua Hou/Codfish Island)、安克岛(Anchor Island)、小巴里尔岛(Te Hauturu-o-Toi/Little Barrier Island)。[3][5][8]它们栖息在原始森林或潮湿低地中,多以叶、茎、根、种子、果实及花粉为食,为草食性动物。鸮鹦鹉为夜行性动物,日间栖息于大树庇荫下或地上,晚上才在它们的领域活动。[3][9][10] 鸮鹦鹉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在一项对鸮鹦鹉的基因测序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部分鸮鹦鹉经长时间的近亲繁殖后有害突变被清除,这个发现对濒危动物保护和物种延续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3][11]
自2002年,鸮鹦鹉就被列入了新西兰威胁分类系统(NZTCS即New Zealand Threat Classification System),保护级别为国家级关键受威胁物种(Nationally Critical-Threatened)。[12]2018年,鸮鹦鹉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其保护级别为极危(CR)。2019年,鸮鹦鹉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中。[3][9][13] 演化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