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化成

清代抗英名将
1
4
陈化成(公元1776年4月29日~公元1842年6月16日),[3]又称陈老虎、[1]陈佛、陈老佛,[2] 汉族,[4]字业章,号莲峰,出生在中国福建省同安县民安里丙洲村(今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丙洲岛),[3]清朝的抗英名将、民族英雄。[6]
嘉庆初年(1796年),陈化成入伍清军水师[7]嘉庆二年(1797年),陈化成拔补额外外委。[4]嘉庆六年(1801年),陈化成被时任浙江水师提督李长庚赞为“将才”,[7]后来,他先后跟随李长庚、王得禄[4]历任把总、千总、参将、副将、总兵等职,一路擢升至金门总兵。[6]1830年,陈化成升福建水师提督,驻守厦门,在任期间抗击英舰骚扰,堵截鸦片[8][9]他治军素以爱兵如子、身先士卒著称,将士们称他为“廉将”和“陈佛”。[10]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为加强江南的防务,特派陈化成为江南提督。陈化成统率兵马驰赴上海吴淞口,部署抵御英军大计。[8]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四月,英军为夺取南京以胁迫清政府,集中大批兵船准备对吴淞炮台发动进攻,陈化成积极备战。同年五月初一(1842年6月9日)开始,英国军队不断派船进入长江口,陈化成亲自驻守在炮台上,指挥防守。同年五月初八日(1842年6月16日),[4]在中英吴淞(今上海市宝山区)之战中,陈化成与英军力战,英勇牺牲殉国。[11]10天后,他的遗体被送到嘉定,江南的百姓为他排队祭奠,人数达到几十万。[4]道光帝为表彰陈化成以身殉国的英烈事迹,特谥“忠愍”,赐“祭葬”。[3]次年,陈化成的灵柩被运回厦门安葬。[4]
陈化成有45年的军旅生涯,著战功于闽、粤、江、浙等地。曾五次获得道光帝接见,被称赞曰“身经百战,勇敌万人”“熟谙水师,才识兼优”。1961年,陈化成墓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陈化成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