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王国的国旗由红、白、蓝三色的五个平行长方形组成,被称为三色旗(泰语:ธงไตรรงค์,音译通代隆)。颜色从上至下依次按红、白、蓝、白、红分布。国旗长宽比为3:2。每个红色或白色的长方形的宽度为旗宽的1/6。蓝色宽度相等于两个红色或两个白色长方形的宽度。红色代表民族,象征着生命之源、各族人民的力量和献身精神。白色代表宗教,象征着宗教信仰的纯洁。蓝色代表王室,象征着君主制[1][2][3]。 历史
暹罗(古泰国)对旗帜的记载最早出现在素可泰碑文中,该旗帜主要用于佛教。 阿瑜陀耶时期(公元1351-1767年),暹[xiān]罗开始使用「红旗」作为贸易往来的帆船旗帜,「红旗」在贸易中代表暹罗的身份。同时 ,升「红旗」也是暹罗对其他国家过来友好访问时展示的礼仪之一。例如在1680年,一艘法国战舰来到暹罗进行友好访问,询问行政当局能否鸣放礼炮,当时的统治者那莱王允许后,命令披拉·沙克松克拉(当时的曼谷首长)鸣炮回礼,一块类似长方形的红布马上被系在绳子上升起,接受法国战舰的敬礼[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