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菜(拉丁学名:Nostoc flagelliforme),隶属蓝藻门,念珠藻科,念珠藻属,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食用性陆生固氮念珠藻,分布在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原地区,自然生长和繁殖速度缓慢。[1][2]发菜藻体呈黑色丝状,紧贴地表,附着生长。发菜进化出一系列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理代谢特性来适应干旱的生存环境,发菜的细胞被主要成分为多糖的胶质鞘包裹,这使发菜具有极强的吸收水分和保持水分的能力,在极端干旱环境下,相较于其他旱生植物,发菜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1] 发菜已经作为一种健康食物被大家认可,早在400多年前,它的医药价值就被人们所熟知。发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尤其是高植物蛋白,发菜中的高植物蛋白含量约为鸡蛋的1.52倍。[3]发菜还含有人体日常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多食发菜可清热解毒、明目降压、助消化、清肠胃,故发菜具有较高的食用滋补价值,是一种重要的食药资源。[3]作为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发菜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大量采挖造成发菜资源日益枯竭,为此,中国已禁止发菜的采集、加工以及贸易。[4] 形态特征
发菜的藻体是黑色的,并且是贴在地表上缠绕生长,外观与头发有相似之处,所以称之为“发菜”。[3]自然生长的发菜原植体长约30厘米~50厘米,多为不分枝的发状胶质复合体,一端膨大且具各种形状,外壳由厚厚的胶质鞘包裹。[5]发菜藻体的公共胶鞘内包藏着数以万计的藻丝体,均匀地分布在由胶质物形成的海绵状结构中,其中每条藻丝体由几十至上百个单列成串的念珠状细胞组成。[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