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草

鼠尾草属的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植物
1
4
荔枝草(拉丁学名:Salvia plebeia R. Br.)[1],别名癞蛤蟆草、癞头草、皱皮草、荠苎、癞肚皮棵等,是鼠尾草属的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植物[2]
世界范围内在朝鲜、日本、阿富汗、印度、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及澳大利亚也有分布,荔枝草除新疆、青海及西藏外几乎遍布中国各地。荔枝草是阳生植物,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环境,大多生长在山坡、路旁、沟边、田边、旷野草地和湖边湿地,最高分布海拔可至2800米[2]。荔枝草株高15~90厘米。茎较为粗壮,茎四棱,多分枝,被有灰白色柔毛;叶呈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约2~6厘米;果实呈褐色小坚果倒卵圆形,直径约0.4毫米;花期一般在4~5月;果期一般在6~7月[2]。荔枝草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3]。荔枝草可全草入药[2],味苦、辛,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淤、利水消肿的功效,外治乳腺炎和痔疮等作用[4][5]

形态特征

植株

荔枝草为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株高15~90厘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