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义康-抖音百科
刘义康(公元409—451年),小名车子,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宋武帝刘裕的第四子,宋文帝刘义隆的异母弟弟。[1][2] 公元419年,刘裕进爵为宋王,年仅12岁的刘义康就被任为督豫,司、雍、并四州诸军事,冠军将军,豫州刺史,并代其父亲刘裕留镇寿阳。次年,刘裕建宋,刘义康进封为彭城王,号右将军,先后镇守南豫州,南徐州。文帝即位后,刘义康进号为骠骑将军,加开府仪同三司、都督荆、湘、雍、梁、益、宁、南北秦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他聪明能干,虽年轻而肩负重任,到也算称职。公元429年,经王弘建议,他被召回朝中,拜为侍中、司徒、录尚书事,成为宰相,与王弘共掌朝政。王弘体弱多病,遇事又好推让,刘义康便逐渐地总揽了内外军政大权。刘义康任相后,便废寝忘食地忙于政务。他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凡有奏章,都亲自一一审阅、决断,力求处理得当。他的门前总是车马云集,求见者络绎不绝,对其中位卑人微者,也都一一接见。他的记忆力极强,只要见过一面,就终生不忘。朝廷百官都由他委任,他也能量才录用,不私自授官。因此,他既势倾天下,又为百官所敬服。[1] 刘义康读书不多,学问不足。他自以为与文帝是同胞手足,却忘记了君臣之别,所以,在文帝面前显得随便、放纵。有一次,文帝病重,刘义康的亲信认为刘义康应当即位,就暗中结成朋党,与文帝的亲信、尚书仆射殷景仁一派相互倾轧,形成了帝党和相党两派。文帝对刘义康的疑心也越来越重。公元440年,文帝将刘义康召进宫内,消灭相党。刘义康被罢去相职,降为江州刺史,出镇豫章。公元445年,刘义康被废为庶人,流放到安城郡。公元447年,宰相何尚之和太子等部劝文帝杀掉刘义康以绝后患,文帝也担心天下谋反者都会以拥立刘义康 为借口起事,经再三考虑,同意了他们的奏请。[1]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