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宝

南北朝陈朝的末代皇帝
1
4
陈叔宝(公元553年——公元604年),字元秀,乳名黄奴,为宣帝陈顼嫡长子,是南北朝时期陈朝末代皇帝。[4][5]
南陈天嘉三年(公元562年),陈[]受封为安成王,陈叔宝遂为安成王世子。天康元年(566年)官授宁远将军,置左史;又屡迁太子中庶子、侍中等职。[6]南陈太建元年(公元569年)正月,陈顼政变夺权,取代陈废帝陈伯宗,是为宣帝,立陈叔宝为皇太子。[7][8][9]南陈太建十四年(公元582年),始兴王陈叔陵企图刺杀陈叔宝,事败,伏诛。[10]同年正月十三日,陈叔宝继位称帝,次年改元至德[11][12]在位期间,陈叔宝荒淫挥霍,不理政事,常与妃嫔、文臣[xiá]客游宴,制作艳词。[13][14]南陈祯明二年(公元588年)十月二十八日,隋文帝正式宣布出征伐陈。[15][16]隋兵南下,陈叔宝认为有长江天险,不以为意。至南陈祯明三年(公元589年)正月,隋兵攻破建康,陈叔宝被俘,南陈灭亡。[17][18]隋文帝杨坚见陈叔宝昏庸无能,只图享乐,便准许他以三品官员身份上朝,又赐给住宅,命其居住长安,后迁往洛阳[19]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十一月二十日,陈叔宝病逝于洛阳,终年五十二岁,追认大将军、长城县公,谥号殇。[20][21][22]陈后主陈叔宝葬于洛阳邙山。[23]
陈叔宝怠废朝政而寄情于文酒,以他为中心形成了庞大的文学群体。他们切磋文义,唱和诗文,竞骋辞藻,创作了大量的赋韵诗和宫体乐府诗,五言八句体式和七言歌行诗得到发展成熟,文体骈化成也为后来唐宋四六和律赋的先导。[24][25][26][27]南史》作者李延寿评价陈叔宝时认为“刑政不树,加以荒淫。”[20]唐代诗人杜牧作《泊秦淮》,写“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意指陈叔宝为亡国之君。[28]

人物生平

受封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