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隼[sǔn](学名:Falco tinnunculus),别名茶隼、黄燕、红鹰、红鹞子、鹞子,是隼科隼属的一种中小型猛禽,[11][2][3]体长31-38厘米,翼展69-74厘米,体重140-300克,雌性体重会比雄性重约20%,[11][8]雄鸟背部呈砖红色,雌鸟棕红色带有黑褐色条纹。[3][9]它们视力敏捷,飞行能力强,[3]常在空中振翅悬停或滑翔来搜寻猎物,[12]发现鼠类、小型鸟类、小型两栖爬行类、昆虫等猎物后便迅速俯冲捕捉。[3][9]红隼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4]适应能力强,可栖息于森林、草原、村庄和城市各类生境中。[9][8] 红隼雌雄具有羽色和体型差异,繁殖时为单配制,但雌雄分工不同。雌鸟体型较大,在繁殖期更倾向于孵卵、撕碎猎物并喂食雏鸟、领地保卫和警戒。雄鸟体型较小,头部和尾部为灰蓝色,在繁殖期主要负责为雏鸟和雌鸟提供食物。[3][13]雏鸟刚孵出时全身有稀薄的白色绒羽,经过双亲喂养一个月左右可离巢。[9] 2021年,全球约有红隼成熟个体430万-670万只,数量有减少的趋势。捕猎、栖息地减少、化学药剂和风电建设影响着红隼种群。[4]同年,红隼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5]2023年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6]红隼还被比利时列为国鸟。[14] 形态特征
红隼体长31-38厘米,[8]体重173-335克。虹膜暗褐色;嘴蓝灰色,先端黑色,基部黄色;蜡膜和眼睑黄色;脚、趾深黄色;爪黑色。[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