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隼

隼科隼属中的一种猛禽
1
4
[sǔn]学名Falco peregrinus),[1]别名花梨鹰,鸭虎等,[13]属于隼科隼属动物。[1]游隼是猛禽中体型中等的种类,[10]全长约40厘米,[7]整体为深色,背面深灰色。[14]雄性游隼体重约0.58千克[8]雌性游隼体型较大,[15]体重约0.87千克,[8]体色较淡。[15]游隼头部黑色,[7]头顶及脸颊近黑或具黑色条纹。上体深灰色,具黑色点斑及横纹,[9]下体污白色,带淡棕色,具黑色羽干纹,至腹部以后渐转为长三角形横斑。[10]腿及脚黄色。[9]爪黑色。尾青黑色,具有数条黑色宽横斑,先端淡白色。[7]
游隼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猛禽之一,广布于北美洲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大陆地区,只在南美洲北部雨林、非洲北部以及亚洲中部的荒漠、南北两极没有分布。[1][3][7]在中国,游隼在长江以南至广东海南为冬候鸟;在东北至华北地区为旅鸟。[15]游隼的适应能力强,栖息地类型丰富,[3]利用生境时有选择性。[7]通常选择栖息于视野开阔、食物丰富、[16][7]有岩石、[16]具有良好栖息位的生境。[7]游隼是世界上飞行最快的鸟种之一,其飞行速度可达320千米每小时。[17]
2021年,游隼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等级为无危(LC)。[3]2021年,游隼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2023年,游隼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中,相关国际贸易被明确禁止。[18]圈养游隼可用于猎鹰[16]包括游隼在内的隼属鸟类象征着力量和勇敢,阿联酋国徽的主体就是一只金黄色的隼。[19]

命名与分类

1771年,英国鸟类学家马尔马杜克·汤托斯(Marmaduke Tunstall)首次将游隼命名为Falco peregrinus[1]游隼以其迁徙行为而闻名,种名peregrinus来源于拉丁语中的“peregrinatio”,意思是旅行或在外逗留。[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