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

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
吴起(?—公元前381年),字号不详,卫国左氏(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人。战国初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战国早期法家代表人物之一,先秦兵家代表人物之一。[1][2][3][4]
吴起早年曾拜于曾申[a]门下学习儒学,后弃儒学兵,以事鲁国国君[b][7]齐国来犯,鲁国国君命吴起率军击败齐兵。吴起在鲁国得势,却遭到鲁国群臣和贵族的非议和中伤,转投魏国[8]魏国国君魏文侯重用吴起,屡次令他率军抗击秦军,攻占河西之地,吴起被封为首任西河郡守,同时创建魏武卒。魏文侯三十三年至四十二年间(前413年—前404年),吴起率军与各诸侯国交战七十六场,全胜六十四场,攻占临晋、元里、洛阴、郃阳郑县中山国等地,并筑城设郡,为魏国拓地千里。[9]魏文侯五十年(前396年),魏文侯去世,其子魏武侯继位。受魏相公叔痤构陷,武侯对吴起产生怀疑,不再信任他。魏武侯六年(前390年),吴起畏罪,离魏投楚。[10]楚悼王任命吴起为南阳郡守,次年,吴起升任楚国令尹,主持变法,与楚国勋旧贵族产生冲突。[11]楚悼王二十一年(前381年),楚悼王去世,吴起变法失败,被楚国贵族杀害。[12]
吴起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儒、兵、法三家思想,在政事治事及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吴起所著《吴子》(一说为后人伪作)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13][14]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吴起封为武庙十哲之一;[15]宋代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吴起被追封为广宗伯。[16]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认为,吴起在兵法上造诣深厚,但在楚国为政时刻薄、暴戾;汉末权臣曹操认为吴起在人格方面有缺陷,肯定了其军事作战上的才能;现代著名学者、历史学家郭沫若评价吴起是中国历史上永不会磨灭的人物,作为兵学家与孙武并称,作为政治家与商鞅并称。[17][18][19][20]

人物生平

弃儒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