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贺-抖音百科
李贺(790-816年),中唐时期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2]世称李长吉、李昌谷,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三李”,后世称他 为“诗鬼”。[3][4] 德宗贞元六年庚午(790年),李贺出生于唐宗室郑王族中,[5]虽然出身贵族,但家道没落,生活困顿。[6]他很小的时候就展露了极高的诗歌天赋,被韩愈、皇甫湜赏识,并和沈亚之建立了深厚的友情。[7]元和五年庚寅(810年),李贺参加科举,但因为父亲“晋肃”的“晋”与“进士”的“进”谐音,没能参与进士科考试。次年,托家室关系,任职九品小官奉礼郎。在长安为官三年期间,李贺的诗歌创作进入了重要的时期,诗歌才华也受到广泛的称誉,有诗《李凭箜[kōng]篌引》《宫娃歌》《奉和二兄罢使遣马归延州》《听颖师弹琴歌》等。元和八年癸巳(813年),李贺因病辞官东归,回乡隐居。[6]元和九年甲午(814年)李贺辞京南下,先后来到潞州和江南地区游历。元和十一年丙申(816年),李贺病逝。[5][8] 李贺开创了“长吉体”诗歌,现存诗二百余首,有《昌谷集》。[9]代表诗作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其中不乏“天若有情天亦老”“雄鸡一声天下白”等千古名句。李贺的诗主要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10]表现自己仕途困顿、郁郁不得志的悲愤,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人民疾苦等社会现实问题也有所讽刺和揭露。李贺的诗歌继承屈原辞赋的浪漫主义精神,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不拘格律,着意造境,大胆创造,别开生面。[2]他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7][8]他独特的诗歌表现手法和思想内涵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11]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