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

豆科豇豆属植物
1
4
豇[jiāng]豆(学名Vigna unguiculata (Linn.) Walp),又名豆角饭豆蔓豆黑脐豆等,是豆科(Leguminosae)豇豆属Vigna)的一年生双子叶藤本植物[1][2]。豇豆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主产国为尼日利亚尼日尔埃塞尔比亚突尼斯中国印度菲律宾[3]
豇豆的羽状复叶具3小叶,每一花梗上着生2-6朵花,花较大,呈白或紫色;多结两荚,左右对生,荚呈长圆筒形,嫩荚时为绿色,成熟荚呈黄、褐或紫色,每荚含种子6-16粒。豇豆籽粒颜色和花纹较为丰富,具多种颜色,也存在各种花纹及花斑[1]
豇豆的功用价值主要体现在食用、药用、饲用和生态等方面。食用价值方面,豇豆味道鲜美,烹[rèn]方式多样,且含有较高的矿物质维生素和优质蛋白。药用价值方面,中医学认为豇豆味甘咸平,有化湿补脾作用。饲用价值方面,在奶牛饲料中添加豇豆茎和叶可以有效提高收益。生态价值方面,豇豆可以是优良的前作和绿肥[1][4][5][6][7][8][9]

历史演化

豇豆的野生类型广泛分布于热带非洲马达加斯加,而在亚洲没有分布,因此豇豆起源于非洲的假说得到一致认同,但学界对豇豆的起源中心问题有不同的争论[10]前苏联植物学家瓦维洛夫认为非洲东北部和印度为第一起源中心,中国为次生起源中心;也有学者认为东非和南非为豇豆起源中心[10][11]。普通豇豆在非洲驯化而成,形成大粒类型,并约在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传入至亚洲和印度,演化出短荚豇豆和长荚豇豆两个亚种,它们从印度传到远东,再传入欧洲[1][10][12]。豇豆在新石器时代就有栽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1]